
1、血常规指标的作用
血常规指标的检查,也就是血常规检查,一般采用的是末梢血检查,比如手指尖、耳垂的血。采血之后经过血液细胞仪器进行分析,电脑给出报告结果。这个检查已经成为了检查病人的一个惯例,所以称之为血常规。
血常规检查主要有以下四个作用:
1、判断是否有其他细菌感染
如果乙肝患者为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应注意是否合并细菌感染。
2、判断有无脾功能亢进
重度乙肝、肝硬化患者通常存在脾功能亢进症,如果hbv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明显降低,应考虑存在脾功能亢进症,应注意检查是否存在肝硬化。
3、判断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目前的抗病毒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作用,其中干扰素对骨髓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因此在进行抗病毒治疗前及抗病毒治疗中,应定期检查血常规。
一般来说,当外周血白细胞总数<2.5*10的9次方/l、血小板<5*10的9次方/l时,不要选用或停用干扰素,可选用核苷(酸)类似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等)进行抗病毒药物。我院目前是采用抗病毒免疫疗法结合这些药物综合使用,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4、判断是否存在再生障碍性贫血
乙肝病毒感染者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全血象降低,应考虑是否存在再生障碍性贫血。
2、血常规指标是什么
血常规指标是血液检查中最基础的一种检查,观察血常规检查中的数据,是医生很好的辅助治疗的手段。
血常规检验报告单内包括有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及白细胞分类计数,红细胞比容(hct)及血小板(pl)。
1、白细胞计数(wbc)
高值时可能为身体部位发炎、白血病、组织坏死等;但孕妇、新生儿及激烈运动过后亦会偏高。低值时可能为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自体免疫疾病。
2、红细胞计数(rbc)
贫血或失血时都会影响红细胞数目。高值时可能患红细胞增多症;低值时可能为贫血。
3、血红蛋白测定(hb)
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运送氧气的物质,以提供体内所必须的氧。女性受月经和怀孕的影响,血红蛋白普遍比男性低,所以女性较易贫血。高值时可能为红细胞增多症,心输出量减少;低值时可能为低血色素性贫血或缺铁性贫血。一般而言,血红蛋白在10g/dl以下的男、女属严重贫血,若比正常值低1—2g/dl并无大碍。
4、红细胞压积(hct)
乃指红细胞在血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更能正确地了解贫血的程度。高值时可能有脱水症或红细胞增多症;低值时则可能有贫血。
5、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代表红细胞的平均体积。高值时表示红细胞过大,见于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的贫血、巨红细胞症、长期口腹避孕药、停经妇女及老人;低值时表示红细胞较小,见于缺铁性贫血、地中海型贫血以及慢性疾病造成的贫血。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
代表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平均含量,其临床意义可参mch。
7、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代表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浓度平均值,做为对血红蛋白检验值的佐证。除了遗传性球形红细胞症外,mchc不大于36;mchc降低则见于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型贫血。
8、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当红细胞大小相差较大时,rdw会上升,可做为诊断贫血的参考。
9、血小板计数(plt)
高值时可能与红细胞增多症、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脾脏切除、慢性感染症或急性感染恢复期有关。血小板值过低时可能有出血倾向、凝血情形不良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3、血常规指标
血红蛋白(hb):男性 120-160g/l,女性 110-150g/l
红细胞(rbc):男性(4.0-5.5)×10×12/l,女性(3.5-5.0)×10×12/l
白细胞(wbc):成人(4.0-10.0)×10×9/l
血小板(pl):(100-300)×10×9/l
网织红细胞计数:0.5%-1.5%
白细胞分类计数(百分率)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1-0.05(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0.5%-5%)
嗜碱性粒细胞:0-0.001(0%-1%)
淋巴细胞:0.20-0.40(20%-40%)
单核细胞:0.03-0.08(3%-8%)
4、白血病的血常规有哪些指标
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不管是不是白血病,通过血常规检查都有助于医生更好的了解身体的疾病情况,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血常规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
以下是血常规指标的参考标准:
1:白细胞计数(wbc)(参考值:4~10),(单位:10^9/l)
2:红细胞计数(rbc)(参考值:3.5~5.5),(单位:10^12/l)
3:血红蛋白浓度(hb)(参考值:120~160),(单位:g/l)
4:红细胞压积(hct)(参考值:40~48),(单位:%)
5: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参考值:80~97),(单位:fl)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参考值:26.5~33.5),(单位:pg)
7: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参考值:300~360),(单位:g/l)
8:血小板计数(plt)(参考值:100~300),(单位:10^9/l)
9:淋巴细胞比值(ly%)(参考值:17~48),(单位:%)
10:单核细胞比例(mono%)(参考值:4-10),(单位:%)
11: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参考值:43~76),(单位:%)
12:淋巴细胞计数(ly)(参考值:0.8~4.0),(单位:10^9/l)
13:单核细胞计数(mono)(参考值:0.3~0.8),(单位:10^9/l)
14: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参考值:1.2~6.8),(单位:10^9/l)
15: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参考值:11~14.5),(单位:%)
16: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参考值:9~18),(单位:%)
17: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参考值:7.4~12.5),(单位:fl)
18:大血小板比例(p-lcr)(参考值:10~50),(单位:%)
5、贫血的血常规指标
血常规的哪项指标显示贫血?是否贫血应该看血常规中的什么指标?如何通过血常规检测指标看贫血性质?因为血常规检查是跟血液相关的,贫血是主要症状就是体内缺乏血液,那怎么从血常规检查报告中看出是不是贫血呢?贫血血常规指标有什么特点?
血常规中的红细胞、血红蛋白是诊断贫血的参考指标,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如低于12.5g/dl,成年女子的血红蛋白低于11.0g/dl,可以认为有贫血。其中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体积,分布宽度是初步分类的参考。
如果为缺铁性贫血,可补充铁剂治疗,如为巨幼细性贫血应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治疗,并对原发病积极治疗。
也有专家提出其他的意见:确诊贫血类型需要骨髓检查,可以做骨髓细胞涂片以及骨髓活检检查。血常规检查虽然不能确诊贫血类型,但是可以提示某些类型的贫血,比如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低以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降低可以提示缺铁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