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简单7步 让孩子理解规章制度
很多家长希望通过制定一些规章制度来从小教育孩子一些道理,可以孩子不一定会执行,而不去执行可能是他们还小还没理解这些规章制度的含义。你可以跟他们解释,或者以身作则展示给他们看。下面是七条步骤告诉你如何去做,包括怎么跟孩子沟通,怎么解释,还有举例说明。
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是首要的,如果你的孩子能够完全理解的话你会更轻松。你制定的家庭里面的规章制度看上去是不定期的清单,所以完全理解你为什么会制定这些规章制度以及你期望看到什么会帮助你的孩子更好的遵守这些。承担后果,长久坚持,保持耐心也会让你的孩子更好理解和遵守规章制度。
第一步
在你让孩子执行规章制度之前跟你的配偶一起阐述清楚这些规章制度。讨论每一条的不同点很重要,这可以保证孩子的安全以及保证家庭成员之间的积极关系。
第二步
用清楚的名字简单写下规章制度,如果孩子还小,更可以画图去展示每一条规章制度。例如,如果有一条是打扫卫生,那可以在旁边画一个孩子喜欢的玩具用来提醒孩子们。
第三步
跟你的孩子一起逐个阅读规章制度。跟他们解释你为什么会制定这些。比如说:“这个规章制度是需要你在出去玩之前寻得家长的许可。家长希望可以保证你的安全,所以需要随时了解你在哪儿。如果家长不知道你出去,就无法确保你是安全的。”
第四步
如果可以就给每个规章制度提供一个例子,这样你的孩子可以刚好的理解你的意思,尤其是一些基本礼节,比如对别人保持尊重。你可能会说,“对别人表示尊重是说在跟别人讲话的时候言语保持礼貌,不要随便开别人玩笑,尊重别人的隐私。如果你的弟弟自己建了一个玩具塔,你不去弄倒他,不去取笑他是如何建成的,这就是一种礼貌。
第五步
通过角色扮演来联系遵守规章制度。假装你是一个孩子,这样你可以展示你希望你的孩子怎么做,怎么表现。你也可以表现出打破规章制度的行为,看看你的孩子会不会发现和指出。例如,如果规章制度是说用餐之后自己清洁自己的餐具,买一些孩子用于清洗的设备,然后开始餐具的角色扮演。可以立刻清洗餐具也可以仅仅把它扔在那儿。
第六步
当你的孩子严格遵守了其中一条规章制度的时候指出来并表扬。比如说,“大人喜欢你叫家长去切苹果的这个行为。规章制度中的一条就是你不可以碰锋利的道具,这样你就保证了自己的安全,然后家长大人们去碰刀具。”
第七步
当你的孩子没有遵守规章制度的时候要记得提醒。真实生活的例子可以帮助她清楚理解你所期望的是什么。比如说,“这些规章制度其中的一条是尊重别人的财产。如果你不经你弟弟的允许就擅自拿走了他的一本书,现在其中一页不见了。尊重别人是说在你问别人借东西的时候要询问,得到许可后再拿走。借走之后也需要小心呵护别人的送东西。”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给您的孩子建立一个合理的生活制度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必要给孩子建立一个有规律的生活制度。可以根据小儿生理以及心理发育的特点,将小儿一天的进餐、睡眠、活动、学习和游戏等主要生活环节,在时间、顺序、次数和间隔上进行合理安排。
建立合理生活制度的意义
合理的生活制度是保证每个儿童具有充足睡眠、按时进食和游戏以及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合理的生活制度有助于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避免大脑的过度疲劳;合理的生活制度能够对小儿的消化系统起到保护作用;合理的生活制度可使小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果每个家庭都能为自己的小宝宝从1周岁起开始建立一整套的合理的生活制度,那您的小宝宝一定会玩得好、吃得好、睡得好,精神愉快地健康成长。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香港生孩子制度
2001年,庄丰源案在香港终审判决,确立父母双方皆无香港居留权的中国内地居民在港所生子女可享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自此十年间超过20万“双非”(夫妻双方均非香港居民)婴儿在港出生。
2011年香港公私营医院合共提供34400个名额,给非本地孕妇来港产子。公营医院会拨出3400个名额,一旦饱和,医管局便会停止非本地孕妇的预约登记,而10家提供产科服务的私营医院则会有31000个。2012年4月和2013年1月,香港所有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分别无限期停止接收非香港本地孕妇预约分娩,内地孕妇赴港
4、对于孩子的进步需要理解
当你在评估孩子的进步时,要考虑到他社交困难的复杂性,这很重要。例如:相对独立的问题,一般来说,如害羞、社交焦虑和轻型不爱社交,都能对治疗作出有效反应,治疗后他们也能出现更清晰、更明显的结果。如果这样的话,你很容易看到孩子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进步,如,他不再对社交持惊恐回避的态度、开始主动与同龄人进行社交活动,并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和课外活动。
在很多例子中,像伊莎贝尔(活跃起来较慢)、斯蒂芬(自我意识强)、贝丝(在需要表现的情况下紧张焦虑)和杰西卡(社交退缩)的例子,惊恐回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最小化,与同龄人的社交程度也大大改善。当然,孩子活跃较慢的本性或者社交焦虑的趋势仍然存在。这就是为什么社交接触需要不断地进行,而且需要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然而,你要处理的挑战可能远比这还复杂,孩子的进步可能反复无常,有的时候还不明显。这是由于可能存在的神经系统状况(例如,多动症、感知处理问题,或者实际的学习上的挑战)、焦虑和伴随的人格特征,可能会是长期存在的顽固。结果,对他的帮助可能是一项需要持续进行的工作,而且需要长期的努力。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5、情感投入是实施规章制度的有力保障
案例一:某幼儿园人手比较紧张,为了各项工作正常有效地运转,人员出勤有所保证,制定了满勤奖,明文规定对缺勤人员要适度扣减工资。制度执行不久,园里的一位老师和她家庭中的一个成员都得了大病。她因病缺勤,工资减少,还要负担沉重的医疗费用,生活十分拮据。园长了解到这些情况,协同工会组织给了这个教师适当的困难补助,并且动员全园教职工献爱心,帮她渡过难关。对于按规定扣减她的工资,这位老师没有怨言;对于领导给她的关怀,这位教师非常感谢,病愈后工作干得十分出色。
案例二:某园,一位教师因给母亲看病私自调了课,违反了园里的规章制度。园长得知情况后,立即带着礼品登门看望了这位老师的母亲。这位教师深受感动,主动找园长承认了错误。园长也因势利导,对她进行了批评。
点评
幼儿园为了维持正常的保教秩序,必须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并且坚决贯彻执行。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复杂的情况。有些员工违规确实有一些令人同情的客观原因。如果执行规章制度不考虑到这种情况,就不能发挥规章制度的积极作用,而且还容易产生负面效应。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一方面又应考虑具体情况,给以人性化的处理。在两则案例中,园长的做法给我们留下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两位园长在教师违反了规章制度以后,先了解员工违反规章制度的原因。如果只看结果不看原因,简单地执行纪律,就难免失之于偏颇,使老师感到委屈。如果老师认为领导没有人情味,就会增加园长与教师的距离感,使园长的非权力影响力下降,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就会受到压抑,甚至会因为闹情绪而影响工作。园长了解了情况,自然体谅教师的处境,对教师伸出援助之手,这样就温暖了教师的心。在案例一中,园长让教师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在案例二中,园长使教师体验到了领导对自己的关心和尊重。两位园长都是采取情感投入的方法使教师主动承认错误、接受批评和处分的。两位园长的做法,既调动了当事人的积极性,又维护了制度的权威。
事实上,很多员工是在身不由己的情况下违反规章制度的。他们心情也极度矛盾,一方面因为违反制度而感到了愧疚和因为受到处分而感到了压力,一方面又渴望组织给以理解和尊重,并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者如果将关心、爱心像知时好雨一样洒向员工心田,并千方百计地帮助员工排除遵规守矩的障碍,那就会产生润物无声的作用,使员工心里感到温暖,并产生克服困难、遵规守矩的动力,甚至还能以克服困难、遵规守矩的模范行为为其他同志做出表率,从而强化大家的遵守制度的行为。
当然,强调情感投入并非漠视制度管理,而是通过情感投入更好地落实制度。在处理教师的违规行为时,既以情换心,又不失原则,这是每一个优秀的幼儿园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理念。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